-
国家能源局:截至3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.0亿千瓦,同比增长7.8%
4月20日,国家能源局发布1-3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。截至3月底,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.0亿千瓦,同比增长7.8%。其中,风电装机容量约3.4亿千瓦,同比增长17.4%;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.2亿千瓦,同比增长22.9%。
-
前2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2349万千瓦
21日,国家能源局发布1—2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。1—2月,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349万千瓦,相当于1个多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,比上年同期增加790万千瓦。其中,水电194万千瓦、火电473万千瓦(包含燃煤、燃气、生物质发电等)、风电573万千瓦、太阳能发电1086万千瓦,水电、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09万、217万和761万千瓦,火电和核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少投产195万和115万千瓦。
-
能源局:1-2月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.2亿千瓦 同比增22.7%
3月21日,国家能源局发布1-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。截至2月底,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.9亿千瓦,同比增长7.8%。
-
2021年中国各电力交易中心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逾一成九
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(简称,中电联)21日发布2021年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简况:2021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37787.4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9.3%,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45.5%,同比提高3.3个百分点。
-
我国最大天然气生产基地日产天然气突破1.5亿立方米
记者15日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了解到,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,长庆油田日产天然气攀上1.5亿立方米以上水平,占冬供高峰期全国每天使用天然气总量的七分之一,相当于可保障3亿个三口之家日常做饭用气需求。
-
年发电量世界第一!三峡集团可再生能源装机超一亿千瓦
截至2022年1月12日,三峡集团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一亿千瓦,达1.04亿千瓦;2021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超3400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9.5%,居世界第一。
-
西气东输年输气量首超千亿立方米 投产以来累计输送逾7000亿立方米
日前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:西气东输管道系统2021年累计输送天然气超过1000亿立方米,这是此管道系统年输气量首次超过千亿立方米。
-
中广核2021年度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超2000亿千瓦时!
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信息公告,2021年1月至12月份,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25台在运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2138.37亿千瓦时,总上网电量约为2011.51亿千瓦时,减排二氧化碳超1.66亿吨。
-
2021年疆电外送电量1220亿千瓦时 满足1.5亿人口一年用电需求
新疆省间外送电量结算最新数据显示,2021年全年疆电外送电量1220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超16%,送达北京、河南、安徽、广东等全国20个省市,规模再创新高。1220亿千瓦时电能可以满足5000万户家庭1.5亿人口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,相当于燃烧标准煤3600多万吨。
-
三峡电站2021年累计发电1036.49亿千瓦时
截至2021年12月31日24时,三峡电站2021年累计发电1036.49亿千瓦时,再次突破千亿千瓦时大关,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175.8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8685.8万吨、二氧化硫1.94万吨、氮氧化物2.02万吨。
-
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苏格兰总用电量98.6%
苏格兰未能实现到2020年由可再生能源产生相当于其100%电力需求的目标。根据2020年的最终数据,可再生能源占苏格兰总用电量的 98.6%,比2019年增加了8.8个百分点。
-
数据解析2021年全国碳市场
全国碳交易市场从7月16日开市到完成首个履约周期,价格在最后几个交易日连续大幅上涨,既收获了首日的惊喜,又经历了前中期的失望,到最后的略有意外。对于运行不到一年的新生事物,在行业单一、交易品种单一、参与主体单一的情况下,存在各种问题是意料之中的,关键在于如何总结经验和解决问题。重视但不过度解读,碳市场是“双碳”转型政策中的一环,在全国碳市场上面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希望。
-
北京优质能源占比达到98.5%以上
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、副主任来现余介绍,北京优质能源占比达到98.5%以上,处于全国领先水平。其中,压煤措施对PM2.5直接减排贡献量占到54%左右,对二氧化硫的减排量贡献占到84.6%。
-
全国碳交易市场首个履约期收官 累计成交额76.61亿元
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年度交易31日正式收官。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运行114个交易日,碳排放配额(CEA)累计成交量1.79亿吨,累计成交额76.61亿元(人民币,下同)。
-
统计局: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稳步提升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
据统计局网站消息,统计局日前发布消息显示,2020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为119.33,与2014年相比,年均提高3.22点。其中,绿色发展指数、创新发展指数、共享发展指数是推动总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,三个分指数分别为140.81、131.87、133.78,协调发展指数和开放发展指数分别为114.52和75.69。
-
全国碳市场成交量破亿
12月15日,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第102个交易日成交量突破一亿吨大关,截至当日交易结束,累计成交量1.07亿吨,成交额44.26亿元。11月以来,全国碳市场交易日趋活跃,日均成交量达到264.40万吨。12月14日,市场单日成交量破千万,达1488.08万吨,创开市以来新高。
-
8494万吨!全国碳市场交出百日成绩单
12月13日,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满百日,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8494.82万吨,连续12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额超1亿元,累计成交额突破30亿元大关,达到35.14亿元。全国碳市场自今年7月16日启动交易以来,市场总体运行平稳,而随着12月31日履约期限越来越近,市场活跃度也持续攀升。
-
我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超10亿千瓦
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,我国清洁能源产业持续壮大,截至9月底,水电、核电、风电、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合计10.1亿千瓦,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重提升至44.1%,较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。
-
碳中和约束下的龙头企业选择
根据中国碳核算数据库,八大行业中,2017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93.39 亿吨,碳排放占比分别为发电及供热(44%)、钢铁(18%)、建材(13%)、 交运(含航空,8%)、化工(3%)、石化(2%)、有色(1%)、造纸(0.3%)。
-
世界首个新能源输送大通道累计外送“绿电”100亿千瓦时
4月20日电(李江宁 谢莉蓉 张璞)记者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,截至4月20日,世界首个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大通道——青海-河南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(以下简称“青海-河南直流工程”)已累计向华中地区输送“绿电”100亿千瓦时。